《湘江北去》觀后感
最近在系里黨支部的領(lǐng)導下,黨員們組織在一起觀看了電影《湘江北去》?!断娼比ァ分v述了從毛澤東求學到走俄式道路之間的事情。
剛看完電影《湘江北去》,不知從專業(yè)的角度該如何分析,我只能說我喜歡這部片子。也許與中國的歷史有關(guān),與五四運動有關(guān),與青春有關(guān),于是,簡簡單單的對話,我也會被感動,忍不住有流淚的沖動。不知道這部電影與歷史真實有多少接觸,我對毛澤東先生的歷史不很清楚,只是講講這部片子的感受吧。
讓我印象深刻的是:年輕時的毛澤東打過鐵、拉過黃包車、做過圖書管理員……做這些短工,或是為了籌錢出國留學,或是為了與當時學者陳獨秀、李大釗、胡適等見到面、交流思想。特別令我感動的是,陳獨秀在講述自己學說時,還只是清潔工的毛澤東插了話、發(fā)表了自己的觀點,他并沒有生氣,后來還與他認真交流了。還有,李大釗也會看毛澤東寫的東西并且還付了實踐。那時候的毛澤東并未太出名,這些文曲星級的人物會這樣對待他和他的言論,這又令我太感慨。呵呵,那個時候,有不同的觀點便可大聲說出,管你是天王老子還是什么,而這“天王老子”也會認真對待來自底層的聲音。至于現(xiàn)在如何,我不必說大家也可做到心中有數(shù)了吧。
再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便是蕭子升,他從德國留學回來,得知毛澤東主張的是俄式武裝革命的道路,與他們最初的信仰相抵觸時,他選擇堅持自己的理想和信仰,說這種平和的方式即使得不到實現(xiàn)也要堅持。友情并不會改變一個人的立場,信仰的力量是無人能敵的。是的,無論誰堅持的道路是對還是不對,這都是每個人的選擇,也許你的是對的,但我還是要堅持我最初的。我佩服這種信仰,和這種信仰下產(chǎn)生的勇氣。
毛澤東等人處在最低谷的時期,身為讀書人卻不得不被下放到社會的最低層,令我感受最深的莫過于毛先生與那幾個孩子之間的互動,他本是對中國教育心灰意冷的人,卻被那幾個孩子深深感動,不是沒有掙扎過的,他胸口中懷揣的所謂“禁書”,終是抵不過內(nèi)心對孩子的憂慮,對國家的責任。演員并不流利的湖南話,讓我不覺有些郁悶,甚至覺得有種毀掉片子的感覺。但是聽久了,卻又一種奇異的熟悉感,或許我們會對這奇怪的腔調(diào)進行調(diào)笑,但我們心中絕不會減少對偉人的崇敬之情,他們即使處在人生的最低端,也絕不會輕言放棄,他們不斷用自己的力量,在小小的崗位上奮斗著,我看到那些活在語文課本中的大文豪們,放下了筆桿子,拿起了鋤頭,端起了鐵鉗,他們的身上穿的不是光鮮亮麗的長衫,而是破舊不堪的短褂;他們不在明亮的教室里談天論地,卻屈尊于火爐煉鋼的煤灰中。但他們依然在戰(zhàn)斗,依然不滅身體里沸騰的熱血。他們擁有最堅強的意志,懷揣最偉大的夢想,帶著最科學的理論,他們怎么會,怎么可能不成功呢?一片湘江,浩浩湯湯,站在這樣雄壯的景色面前,誰能無所動容,那些立在岸頭,揮毫天下的詩人們,用鮮血和精神書寫了這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長詩“問蒼茫大地,誰主沉浮?”這般豪情,這般自負,這群睥睨天下的文生,硬生生的打出了一條紅色湘江路。
為孩子們講解的中國國情仍歷歷在耳,那些憂國憂民的箴言,那一雙雙渴求的雙眼,“先生,我們何以救國家”是啊,我們何以保家衛(wèi)國,我們的先輩們研究了一代又一代,竟被一小兒稚語塞的啞口無言。這樣看來那些鮮血,那些犧牲到顯得毫不足惜了!但又能怎么樣呢?強大的封建勢力,壓的激進分子寸步難行,他們苦苦掙扎,卻沒有出路。慶幸的是中國還有救,孩子們還是那么勇敢,說實話,當我看到那位渾身素縞的孩子將地圖藏進自己身上時,我有一瞬間的驚愕,不是沒想過的,當東西被搜出來之后,那個孩子又會被怎么懲罰呢?他還那么小,家中的親人又去世,那個小小的身板,怎么可以承受的下這么多的苦難,只因為他處在那樣一個時期?他相信自己的老師,他們的眼里有些希望和不滅的掙扎,那是新中國未來的燈火,為了更好的將來他們不放棄一切的希望。他們努力奮斗下去,不論自己的力量有多么微??!
作為一名黨員,我們更要時刻牢記,我們的今天得之不易。我們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,守護好自己的國家,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(wù)。